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

國土復育 為原鄉文化留生路

聯合報民意論壇2004/11/17

劉炯錫 / 台東大學教授、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總幹事(台東市)
風災、水災、土石災害連年後,行政院今年終於責成經建會提出國土復育條例草案。筆者高度肯定經建會跳脫造林植樹神話,願給台灣山林海岸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,但也呼籲在推動國土保安與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同時,融入部落社區營造的操作模式及多元文化觀點,以免落入保育帝國主義之譏,逼原住民走上街頭爭生存權與文化權。

台灣國土約三分之二位於山區及東台灣,是現存原住民部落氏族的傳統領域。以台東市近郊為例,十七世紀荷蘭文登錄的悠久社區就有puyuma、likapon、taromak等約十個部落。但這些淺山部落在約一九五、六年代起,山坡地遭嚴重濫伐、濫墾迄今。以 likapon部落為例,從航空照片與現地調查發現,海拔五百至一千公尺間以檳榔園為主,五百公尺以下則以相思樹、梅樹、桂竹為大宗。山坡地被開墾前,部落旁有潺潺小溪,如今平時乾涸,大雨時洪水滾滾,聚落被列為土石流危險區。

根據國土復育條例草案,行政院預定每年至少編列一百億元從事國土復育,優先執行有土石流危險的山坡地或地層下陷區等,但如何執行呢?筆者建議,從調查、規畫階段就應讓當地住民參與,執行復育經費時,更應以社區團體,如社區發展協會來承辦。以 likapon部落為例,筆者在水土保持局委託下,詢問耆老有關其動植物文化與部落地圖,再結合殘存老樹資料、動植物調查資料,建立與耆老們的溝通基礎;然後與耆老們一起回憶未被開墾前的山坡地生態樣貌,建立開發前的動植物相、在地種源庫資料,以利復育規畫。

likapon部落雖已瓦解到即將文化斷根階段,我們仍比照九二一地震重建精神,邀請其加入社區營造聯盟,陪伴其重建文化與社區組織的運作等。我們期待部落組織能早日自主與健全,但這非一、兩年內即可達成,需要各界給社區組織有操作與學習的機會。
國土復育經費若能經由社區營造模式,由社區申請調查與復育規畫,到執行實質復育經費,相信可將流離的社區居民找回來,讓他們一面就業,一面參與社區的希望工程。若如過去經中央政府駐地機關或地方政府招標、發包給商業團體,原住民部落居民恐怕難以參與其傳統領域的生態復育,更別說透過生態復育重建生態文化、營造部落希望。

今年元月總統公告的森林法修訂內容已把原住民傳統領域觀念納入,原住民得遵行管理規則,無償、有償採取其傳統領域內的森林產物。筆者執行林務局委託的原住民傳統領域野生植物永續利用試驗計畫,僅愛玉子在達魯瑪克部落就可創造十餘個採集工作機會,接下來的採食野菜、洗愛玉之旅預定帶動更多在地就業。國土復育條例若能將原住民主體性、傳統領域觀念納入基本原則,讓原住民從頭到尾參與,相信不只保留全民的好山好水,也將提供原住民部落永續利用野生動植物、生態旅遊的機會。

但若照目前的草案通過,原鄉的產業道路不修復,又不提供具體可見的就業機會,靠山坡農業維生的原住民能不抗爭嗎?